一、指导思想
为进一步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,避免和减少重污染天气 对师生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,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,根据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《关于印发济南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的通知》(济政办字〔2024〕30号),我校制定本预案。
二、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
(一)组织机构
组 长:马清彪
副组长:谢传厚、李崇海
成 员:杜敏、赵汀山、孙刚、宋金碧、韩雪、刘青及学校全体教职员工
(二)责任分工:
组 长:全面负责应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。
副组长:具体负责应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的部署。
成 员:杜敏、赵汀山、孙刚、宋金碧、韩雪、刘青及学校全体教职员工
1)课间操、大课间活动、预防知识普及教育由大队部负责。【责任人:孙刚】
2)教学作息、体育课由教务处负责。【责任人:杜敏】
3)信息传递与报送由办公室负责。【责任人:赵汀山】
4)学生秩序管理由班主任负责。在校教师、学生的安排协调。【责任人:孙刚】
5)配合工作组开展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。【责任人:全校教师】
6)学校网站、家委会QQ群、学校微博等信息发布,舆情控制。【责任人:孙刚】
三、适用范围
适用于济南市行政区域内出现因细颗粒物(PM2.5)污染造 成重污染天气时的应急工作。按照济南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发布信息,市、 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(含幼儿园,以下统称学校)启动和终止应急工作。 因臭氧( O3)、沙尘、火山、局地扬沙、国境外传输等因素造成的重污染天气,按照政府相关部门提示信息应对。
四、预警分级
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采用空气质量指数(AQI)指标。 日 AQI连续24小时(可以跨自然日)的均值计算。预警级别由低到 高分为黄色、橙色和红色预警3级。
黄色预警:预测日AQI>200或日AQI>150持续48小时及以上, 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;
橙色预警:预测日AQI>200持续48小时或 日AQI>150持续72 小时及以上,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;
红色预警:预测日AQI>200持续72小时且日AQI>300持续24小时及以上。
五、响应分级
重污染天气实行分级响应,由低到高依次为Ⅲ级应急响应、 Ⅱ 级应急响应、Ⅰ级应急响应3个等级。发布黄色预警时,启动Ⅲ级 应急响应;发布橙色预警时,启动Ⅱ级应急响应;发布红色预警时,启动Ⅰ级应急响应。
六、响应措施
全市重污染天气相应等级预警发布后,根据重污染天气预 警级别,市、 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分别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, 学校根据本地空气质量状况, 即以距离学校所在地最近的生 态环境部门所设立环境空气监测点位AQI为参考值, 以重污染天气预警等级为参考指标,采取相应的响应措施。
1.Ⅲ级响应措施
Ⅲ级响应时,学校可采取调课等方式停止室外课程及活动, 患有呼吸道、心脑血管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的学生应尽量留在室内,避免户外活动;倡导师生及家长绿色出行,上下学尽量骑乘自行车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减少能源消耗;学校适当增加对校园裸露地面洒水降尘频次。
2. Ⅱ级响应措施
Ⅱ级响应时,在实施Ⅲ级响应措施的基础上,学校可停止举办大型群众性户外活动;倡导学校采取调休、错峰上下班、远程办公等弹性工作制。
3.Ⅰ级响应措施
Ⅰ级响应时,在实施Ⅱ级响应措施的基础上,学校在市、 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,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弹性教学措施。接到红色预警且日AQI达到500时,学校可采取停课措施。
七、响应终止
重污染天气预警解除后,应急响应自动终止。
八、重污染天气预警应急职责分工
我校成立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领导小组,办公室、安全处、教务处、德育处、后勤处,各位教职工人员为成员。
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实行信息联动,接受预警发布或解除指令后,报领导小组并按照领导小组要求,通过网站、信息传输平台、电话传真、微信、短信息等方式向各部门发布与解除预警信息;各部门负责指导学校启动或解除预警响应措施。
学校从教育行政部门或社会权威渠道获得预警信息后,应启动和解除预警相应措施。
1.办公室
负责接收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指挥部预警信息发布、解除指令;负责组织发布、解除预警信息;负责信息报送及有关协调工作。
2.德育处
负责与宣传单位联系,通过公众媒体和教育政务微博等发布预警信息;分析有关舆情,并做好宣传应对工作。
3.教务处
负责指导教职工、学校制定减少户外活动、停止体育比赛活动等预警响应预案;负责校学有关户外室外活动、体育课、大课间活动、业余训练、体育考试测试和运动会等事项的预警响应;负责监督应急预案启动及应急响应措施的落实情况,并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反馈。
负责指导学校制定停课预警响应预案;负责停课应对安排的预警响应;指导学校安排学生开展自主学习,保证学校“停课不停学”。
4.后勤处
后勤部门需要负责重污染天气期间的后勤保障工作,确保应急响应期间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。后勤部门还需负责重污染天气后勤保障经费的支出管理,确保资金合理使用。
5.学校安全管理处
负责学校应对重污染天气安全预警工作的监督管理;组织协调处理重污染天气期间学校安全突发事件。
九、学校职责
1.学校应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,明确学校所在地的 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等基本关键因素,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,
在达到应急响应条件后实施,并做好信息公开工作。
2.学校在按照应急预警响应措施减少或停止户外运动时, 要组织并指导学生在室内上好体育课、开展体育活动或健康教育课。在停课前,学校要指导学生科学安排自学计划,适当布置自学内容,可以安排网上学习或辅导;停课期间,学校应按照 “停课不停学” 的原则,通过网络、 电话等途径与家长和学生保持联系,提出可参考的合理化学习建议,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,提示家长在家对孩子进行生活和安全教育。
3.学校在预警应急响应期间,要科学合理安排好因临时停 课所耽误课程的调课补课,确保体育课和其他学科课时和课程计 划的落实;加强学生每日健康监测并做好跟踪管理,对出现异常状况的学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,通知家长并及时上报上级教育部门。
十、工作要求
(一)加强组织领导,责任到人
学校要高度重视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,从切实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的实际出发,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,成立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领导小组,建立健全工作制度,研究制定科学可行的应急预案,保证此项工作落到实处。
( 二)严格落实责任,确保学生身心健康
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社会影响面广,学校要根据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要求抓好各项任务落实,明确职责分工,保证任务到位、责任到位、人员到位,确保应急工作万无一失。
( 三)加强宣传教育,确保信息沟通报送畅通
学校要加强对重污染天气的宣传教育,使全体师生及家长了解重污染天气的危害程度、预警类别及应急 预案内容;要加强对舆情的引导。在预警应急响应期间,要加强应急值班,保证通讯联络畅通,及时接收和报送信息。在应急响应终止后,对每次重污染天气应急情况包括采取的措施、取得的成效、发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方面内容进行总结、评估,并按照要求报送总结评估报告。
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。